1999年 > 目錄

日本寫真集All About Leslie專訪 成為歌手和偶像時代


 

 

——回到香港以後,你參加了RTV(麗的電視)、現在的ATV主辦的歌唱比賽,那段的經過是?

從我在英國的時候開始,我就常在朋友的店裏唱歌。回到香港後,發現英文歌曲相當流行,就想試著出出場,實際上有一半是鬧著玩的。當時可是一點都沒有想到當歌手。

 

——但是結果你拿到亞軍,而且與RTV 簽了合同……。

是的。但是並不是立刻就走紅的。從77年出道直到83年的一曲《Monica》打響為止,基本上是被冷落的。那時的我是牛仔褲和無袖汗衫的打扮,唱的是英文歌。當時的時代是穿著西裝一本正經的風格受歡迎,而我又年輕又是副娃娃臉,可能是沒有符合當時時代要求的形象吧。

 

——在你沒有走紅的那段日子裏,有什麼特別難忘的回憶嗎?

有很多啊。我想應該是最痛苦的,不,是最慘的那些事。有一次有許多當時的名歌手出場的演唱會,輪到我的時候,我把戴的帽子扔向觀衆席,卻不僅沒有一個人接,反而將帽子扔回了舞臺,簡直太過份了。(笑)

 

我也有過那一段啊。現在是覺得好懷念,當時可是受了相當的刺激。

 

——但是你在電影上卻是在相當早的時候就開始當主角的,是早就對演員這個職業感興趣的嗎?

我早就喜歡演戲。在電影方面我的確很幸運,從一開始就是從主角演起。沒有記錯的話,最初的電影是在79年的時候。是一部喜劇和稍微有點性感成分的片子。但是因為最初自己沒有辦法選擇,因此出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年紀輕、又想賺些錢,什麼都演。雖然有很多並不能引以為榮,但是我並不後悔。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成長起來的。

 

——現在回憶起來,有沒有再也不想看第二次的片子?

那倒是沒有。但是看到當時的電影,回想起當時辛苦的生活會不好受。那時,我的銀行帳號裏從未超過1000港幣過。那時常常想,要是有1000港幣就好了。

 

——在七年不遇的時期,有沒有灰心過?

實際上,我從來沒有覺得那段時間長。為什麽那麼說呢,當時的香港演藝圈,基本上沒有誰從一出道立刻就成偶像的,到走紅一般都要花十年左右時間是當時的常識。

 

——那麼說,你相信總有一天,自己也會走紅?

嗯,怎麼說呢。雖然沒有那麼確信,事實上我一直在等待機會的到來。當時的名歌星許冠傑、羅文、林子祥給我的影響也不小。但是在香港,只靠摹仿是絕對不會成名的,也不會受歡迎。沒有自己的特點是不行的。

 

——當時日本歌星的影響也相當大對嗎?

正是那樣。我覺得自己受日本歌手的影響比香港歌星的影響還大。西城秀樹、澤田研二、五輪真弓等等……。特別是山口百惠的影響非常強烈。我以演繹她的《風繼續吹》,拿到了金唱片獎。《Monica》更進一步,拿到了白金唱片獎。對我來說,《風繼續吹》給我留下的回憶更深,所以我把金唱片擺在我的咖啡店作裝飾。

 

——從那時起你作為偶像獲得了極高的人氣,偶像時代的生活是怎樣的?

那時的每天都比現在忙得多。身兼歌手和演員,當時主要是作為歌手的活動,而且。一定要取勝的意識非常強烈……就是所謂「饑餓的藝人」。只要有機會,不管是廣告還是外國公演什麼都接。那個時候,始終強迫自己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

偶像的生活並不像常人所想家的那麼令人羡慕。為了滿足和迎合觀衆的夢想,必須始終保持瀟灑、英俊,為了歌迷、為了觀衆,在這樣的想法支配下,漸漸失去了自我,好像自己再也不是自己。

 


All About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