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砂之城」有何取義?
文:白綺君
《島的故事》第三集「砂之城」有個特色,就是主角之一的張國榮由頭至尾沒有一句對白,連吭一聲也沒有,這似乎是担當主角戲份少見的情況。
![]() |
張國榮是年青的出家人,和他成對比的是四個想爬鳳凰山看日出,到寺院借宿的年青男女。他們追求的境界完全不同,張國榮追求的是攀上佛理的高峯,而四個男女追求的是攀上鳳凰山的高峯;張國榮要看破紅塵,四個男女要看紅日。因此他們清早爬山的時候,張國榮卻在做早課,他們看到日出,而張國榮卻欣然微笑,如頓悟佛理,編導有意刻劃出家人和俗世人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俗世人拜神求佛是為避災求財,而出家人是為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四個男女在海灘殺蟹野宴,主持則在談禪說佛,一動一靜,成為強烈對比。然而對比並未夠深刻,實在廿多分鐘的時間亦未容許有較大的發揮。張國榮的不發一言似乎是有佛在心、無須多言的表示。最後微笑執掃帚目送年青男女下山,好像達摩拈花微笑。 |
至於「砂之城」究竟有何取義?片中見沙灘上出現用砂砌成的城,這個砂城是否象徵人生好比砂城呢?而出家人和俗世人以不同的信念建築各自的砂城呢?
轉載自:okradee張國榮大事紀CHRONOLOGY
明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