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綜合評論——《為你鍾情》
《為你鍾情》青年人會起共鳴
《為你鍾情》對年青人行為的描繪也許未算誇張,但對他們感情刻劃,肯定不夠深入。編導是企圖通過孤兒仔沙皮的死,喚起那群小抖亂的醒覺,並以之使張國榮與李麗珍的一段情,得以始亂終愛煞科。所以,有人說影片具有教育年青人的作用。有好的終場,不一定就有教育作用,不過就整個戲的效果看,編導良善的意圖是達到了,儘管在描情繪意方面浮淺一些。
最為統一
個人覺得,張國榮的性格,寫得最統一,幾乎出頭到尾貫徹始終,他聰明詭譎,性格倔強,死不低頭,卻是口硬心軟。在生日會上,叫他的妹妹「妹頭」錫沙皮一啖。輕輕一筆,已勾劃出他本性的輪廓,完場時,他送李麗珍返家,先躲後現,最後高聲呼叫也足以說明這一點。反過來,李麗珍的性格,反而有點含糊,特別是後來妥協得太快了,與先前的一怒仳離,毫無商量餘地比較,實在矛盾得很。畢竟她是個受過專業訓練的執業護士。
能起共鳴
片中「人家的女兒、自己的妹妹」的對比描寫,不是不好,但寫得太著痕跡了,反而好像有點說教味道。不過,無論如何,這個戲雖然故事性薄弱一點,但作為青春派路綫走,它至少沒有叫人有千篇一律之感,青年人看了應該會起共鳴,能夠受落的。以導技言,馮世雄是稍遜於高志森。
香港報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