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翁靜晶專欄:萬歲
2005-05-24
(水晶球專欄)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繩。對張國榮而言,倘若《紅樓春上春》是蛇,《楊過與小龍女》就是草繩。拍《楊》片,張痛苦萬分乃人為因素使然。
片場有稱作「萬歲」的規矩,但凡是男女主角,或是導演,都不時會「全場請客」,出錢買茶點西餅慰勞工作人員。全場請客的「代號」,叫作「萬歲」。身為「阿哥」、「阿姐」地位而不作「萬歲」,會有點異相,招人背後竊竊私語。
跟張國榮合作過《喝采》、《楊過與小龍女》和《第一次》,均未見過他「萬歲」,有人在背後批評他「孤寒」,沒有替他辯護,等於是認同。
一九八八年,《新最佳拍檔》在澳門取景,張國榮是其中一位主要演員,外景拍竣當晚,全體工作人員往仔著名的「木偶餐廳」用膳,幾十人大吃大喝,花費近一萬元。帳單由張國榮支付,那時候的他,誠然已是天之驕子,走到哪裡,都有一群討簽名的影迷圍攏著,受歡迎程度,比起麥嘉和許冠傑有過之而無不及。與張算是識於微時,仍懵然忘了「今時不同往日」之理,竟開其玩笑:「Leslie,果然『大手筆』,從未見你「萬歲」,這回是『破天荒』。」
他的回答,想不到會是這樣。
「晶晶,你知道嗎,那時候,我的環境不太好,實在是沒有能力。看見你經常請客,我亦感到不好意思,但窮之苦,你會明白嗎?現在我有能力請『萬歲』,就當是補償吧!」
聽罷,呆在當場。一次普通的「萬歲」,大概是五百至千多元,說真的,從未想像過他有「錢的問題」。為此,既內疚又難過,跟他說:「對不起,Leslie!」他竟立即收起了嚴肅的愁容,嘻哈大笑:「傻人,別記在心上。」
然而,他也是記牢了。一幕又一幕發生在過往的事,不斷重現,張國榮從苦難中熬出頭來,實在是不容易。小人之心、君子之腹,張是君子,不容置疑。
香港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