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和譚詠麟談張國榮


 

2013-10-16

 

文:何映宇(蘋果樹下專欄)

 

在武漢和譚詠麟先生共進午餐時,難免要聊到已故的張國榮先生,Leslie離世十載,仍然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譚詠麟和我談到了一些軼事,提到張國榮出事兩個多月前(20031月),他還和張國榮一起吃下午茶。最後一次和張國榮接觸是張國榮打電話給譚詠麟和陳百祥,要他們去他家做客。他要搬家,家裏有幾條金魚無處放養,他想送人,又不知道送給誰。譚詠麟說他剛送給陳百祥一個魚缸,不如給陳百祥,於是,數日後,張國榮就把魚送到了陳百祥府上,譚詠麟說到現在那金魚還有三條活着。

 

譚詠麟說他無論是見面還是電話中,都覺察不出張國榮有什麼異樣,如果他看出什麼異樣一定會留意勸導他,他事後聽說張國榮生前最後的日子曾為胃液倒流影響歌唱煩悶更感惋惜:「有人說他有一陣子他胃液倒流,其實這我也有過。比如我喜歡晚上吃夜宵,吃完夜宵又再去做運動的話,胃液很容易倒流,會傷害到聲帶,讓聲音很難控制。我去看過醫生,吃了四天的藥好了,他早一點告訴我就好了。這可能也對他的心理造成影響,很多方面的因素加起來對他形成比較大的壓力,變成一種病,最後才做出這樣的事,真是天意弄人。」

 

誰能理解張國榮?從早期的《無需要太多》、《側面》到後期的《怪你過份美麗》、《左右手》、《我》,林夕和張國榮的合作不可謂不多,誰都認為,他們應該是密友,可是林夕先生有一次到上海我採訪他時,他說的卻是:「我和他是好朋友,但我了解的張國榮,也只是他表現出來的東西。他心裏面真正在想什麼,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觸得到的。」

 

張國榮曾經說:「怎麼樣真正了解我?我自己都不了解我自己。」這是個謎一樣的男人,但從他的遺言第一句──Depression──來看,胃液倒流事小,抑鬱才是重中之重。就臨床醫學的層面而言,胃液倒流是重度抑鬱症的一種常見的生理症狀,另外一種症狀,就是我們在《異度空間》中已經領略過的幻覺、妄想。

 

太史公有雲:「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於人,身體以重,靈魂以輕,棲於一身,卻是死敵,張國榮的縱身一躍,也算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吧。而於個體之間,則誰應該被看重,誰應該被看輕?那些為香港樂壇同樣做出貢獻的音樂人,和張國榮一樣,不應該被遺忘。今年1025日是陳百強先生逝世20周年,1117日則是一代詞人林振強先生逝世10周年的日子,和張國榮、梅艷芳歌迷今年大操大辦的各種紀念活動相比似乎就要冷清得多。在武漢和譚詠麟先生談到林振強先生時,大家也是唏噓感慨。「沒辦法,他走了,他曾經為我們香港樂壇付出委多!」譚詠麟傷感地說。


蘋果日報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