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評人發起組成,於1995年三月正式成立,宗旨為促進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精神及倡導從文化和藝術角度評論香港電影。

 

1995年,學會就選出的1994年香港電影提名名單,於4月2日舉行會議,討論及票選出各獎項。出席者包括李焯桃(主席)、羅卡、羅維明、舒琪、黃國兆、文雋、張偉雄、林紀陶、藍天雲、蒲鋒、登徒、林錦波、黃愛玲、林超榮、陳耀榮、金炳興、劉成漢、列孚、魏紹恩、思靈、古蒼梧、張建德。以上各人就五大獎項的候選名單逐項討論後,作第一輪投票(每項可選最多十名),票數統計後頭十名進入第二輪提名名單。就提名名單各自拉票討論後,作第二輪投票(每人每項只可投一票)。如統計後首次得票未過半數,須就首、次輪再投一次,是為第三輪投票。討論結果選出了以下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各項大獎,得主如下:

 

最佳電影:《東邪西毒》

最佳導演:王家衛《東邪西毒》

最佳編劇:王家衛《東邪西毒》

最佳男演員:張國榮《東邪西毒》

最佳女演員:陳沖《紅玫瑰白玫瑰》

 

以下是節錄有關最佳男主角的討論要點:

 

(因事前的提名名單上,被提名「最佳男、女演員」的均不足十人,故自動進入第二輪投票。最佳男演員的被提名者有張國榮,周星馳、劉青雲、梁朝偉,葛民輝,張學友及黃秋生七人。另:討論大會前,眾已通過選舉最佳男、女演員,以該演員的全年整體表現為原則,面非僅局限一部代表作,因為如以後者為標準,則很易出現一人被超過提名一次情況,從而在投票時分薄票數。)

 

首先主席評審提出雖然大多數人通過最佳演員以全年表現為準,但這並非絕對矛盾。如果評審認為這位演員有一部作品已經足以代表其全年表現而且勝過所有其他演員,仍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水」投票。

 

列孚首先替黃秋生作「拉票」行動。他很激賞黃在《重案O記實錄》中飾演的匪幫首領,以至在劣片《怪俠一枝梅》中,均能對角色的內在性格有所發掘,表現也十分自然,但支持者不多。

 

葛民輝在《三個相愛的少年》中演的同性戀者一度引起爭論,登徒認為他的個人魅力補充了角色描寫的不足,劉成漢和林紀陶也認為他表現出角色在原劇本中所無的心理狀態,死前自白一場演出使人動容;但張偉雄則認為他的表現十分輕浮,觀眾對他有熱列的反應不代表他有演技。

 

登徒另外對陳國邦的全年表現也給予肯定。

 

蒲鋒指出劉青雲其實是個很多面化的專業演員,去年作品很多,但大部分都演得很好,平均水準很高。舒琪則認為劉能在每部電影都嘗試新方式去演,的確很難得。

 

林超榮、張偉雄均支持張學友,覺得他在《非常偵探》中的頹廢形象很有特色和味道,但林錦波、李焯桃和舒琪均認為他演技未夠精湛,有不少個人的小動作(mannerisms)仍無法擺脫,他在《新邊緣人》裡演的臥底探員,論衝擊力和爆炸力也不如《龍虎新風雲》中演同類角色的劉青雲。

 

討論很快便集中在張國榮周星馳身上(在第二輪投票中,張國榮、周星馳獲得票數不分伯仲)。登徒、李焯桃、羅明維等均認為周在《國產凌凌漆》中突破了他一貫的小子形象。(他的巨星地位已使他的小子形象不再可信),有創意的演出使影片生色不少,喜劇演員,較易為人忽略,周的表現可以更上一層樓。

 

舒琪、林紀陶和劉成漢則認為《東邪西毒》中歐陽峰一角對演員有很高的挑戰性,張國榮不但能克服拍攝時的不連貫性,高度含蓄的演出更準確地表現出角色的悲劇命運,掌握了一份中國電影中罕見的「反諷」(irony)味道,另外在《錦繡前程》中飾演見利忘義的小人物也活靈活現。

 

此外,提到判斷一個演員演戲能力的問題,黃國兆指出除了要看那部戲本身,有時也必須去到演戲的現場才能夠知道一個演員的演戲能力有多高深,例如他怎樣去唸對白,又或者他能夠一氣呵成地演出多少,而準確程度又去到那裡。這一切一切單靠銀幕上的表現是無法作出判斷的。

 

主席評審李卓桃最後作出指引。綜合而言,評審面對兩種考慮,其一是像劉青雲那樣的全年表現,具備專業的技巧,即使影片不好也「交足貨」;另一種是演員本身在去年有一、兩部片的成績有所突破,例如張國榮或周星馳。他個人比較傾向後者,因為像劉青雲那樣,今年或明年給他一個獎,沒有什麼分別。如果是年度獎的話,應該講求演出的突破,他呼籲評審以這個角度投票。

 

最後結果:在第三輪投票後,周星馳以兩票之微落敗,張國榮獲全年最佳男主角獎

 

以下是節錄各評審在討論「最佳男主角」獎項,有關張國榮的評語。

 

登徒:如果說真正高水平,要算張國榮和周星馳。張國榮在《東邪西毒》的演出是這麼含蓄,他在一齣很需要演技帶領的影片中做得很好。

 

李焯桃:張國榮雖然演得也很好,但他的演技早已獲得肯定,拿過許多獎……張國榮和周星馳之中,我會選擇周星馳。

 

舒琪:另外我又想談談張國榮,他去年光是演出在《東邪西毒》一齣影片的成就便已經是全年之冠。我總覺得中國演員,甚至可能是中國人,有一個元素是極罕見的,那便是對irony的處理。我感覺之中幾乎沒有一個中國演員明白甚麼叫做irony,而張國榮對這個角色含蓄的掌握則完全達到這要求。而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演員可以表達出這種irony悲劇和苦澀的意味!

 

劉成漢:說到演員的技巧,我覺得較具挑戰性的還是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以及葛文輝在《三個相愛的少年》的角色。先說張國榮,我相信連導演也未必可以清楚地告訴他整齣戲的發展會是怎樣,或者他與其他人物的關係,而他能夠在這情況之下演出統一的技巧和風格,並且頗有魅力;這角色又跟他一向演出的角色有很大的差別,挑戰性很大,而他做得很好。單以去年而論,在技巧上沒有人及得上他。但另一點需要考慮的,正如李焯桃所言,他已經拿過許多獎。那麼電影評論學會是否考慮鼓勵一些比較off beat的演員?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葛民輝就值得考慮……

 

文雋:張國榮等人已經好掂,演了十多年戲,而且知道怎去選擇劇本和導演。他不會隨便接一些很差的戲,張國榮所拍的戲,若非好導演,便是好劇本,他已經是很有把握,但一些爛片在他手上,他未必可代腐朽為神奇。

 

黃國兆:我們是否需要考慮一點,就是說有許多演員,例如張國榮、張學友,他們本身是明星,他們作為明星的味道,是否會掩蓋他們作為演員的實力?

 

紀陶:我自己比較喜歡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以及《錦繡前程》的演出。我覺得他在《東邪西毒》的演出是超越了他以前的作品,至於《錦繡前程》,他創造出一些很有個性的東西。

 

資料來源:電影雙周刊第418期及香港電影評論學 


電影雙周刊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