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下一個張國榮在哪裡(下)


 

 2008-04-10

 

眼前一亮 林奕華專欄

 

張國榮給我們的「安全感」——也就是用來忘記不安全的能量——主要來自好萊塢發明的古老産品——華麗(Glamour)。在今天,地球這邊的藝人都爭相主動被時尚「綁票」,被設計「挾持」,這現象其實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然而那時候的藝人、明星比今天有趣和更有懷念價值,是因爲當年的他們只有「精神導師」(例如好萊塢的經典大明星),卻沒有形象指導、保姆和經理人。

  

現在的藝人當然不能沒有「形象」,「形象」進一步帶來身份地位和財富。但形象值錢,正是因為它不堪一擊。藝人明星在今天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對別人的弱小心靈負上全責——千萬不能因樹大招風而引致不必要的妒忌與怨恨。

  

所以張若還活在今天,他那「比生命還大」(Larger Than Life)的人生態度必然成八卦媒體眼中的肥肉。就以他不耐煩地回敬狗仔隊一句「哥你滷味!」為例,當年沒有惹起軒然大波,不過因爲當時平面媒體還沒時興動不動就把標題做大,電視頻道還沒那麼多娛樂新聞時段需要內容來充塞。至於張可會爲了適應時代變遷而一笑置之見怪不怪?我懷疑。

  

也就是說,如果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已經全城(民)小報(《壹周刊》是在九零年創刊),張國榮的「神話」便會少掉幾近完美的「黃金十年」——包括他與唐先生的情史也將有可能是被「撞破」、「揭發」,而輪不到他在個人演唱會裏以最自在的姿態宣告天下:「我的愛人就是你」。可見香港娛樂圈的此情不復與張國榮的佳人難再是既無奈,但又無可避免的。因此在大家一邊渴求幻想但又來不及把它搗碎的今天懷念張國榮,其實也是憑吊當年抱著純真來打造幻想的我們。

  

也因爲現在的藝人名爲受保護,實際是沒有多少發展個性的空間,潮流過後,連泡沫也留不下。

  

只不過他們能有幾人不怕「先死而後生」倒還真是一個大問號——當勇敢、勇氣這類字眼已漸淪為消費型社會裏大多數人眼中的負資産,明星藝人的職責已不再是做我們做不來的事,說我們不會說的話,因為太過自我和突出只會提醒大家的寒磣。

  

就讓張國榮塵歸塵,土歸土吧,他以現身說法來體現的「懷舊」精神,本來就不是人人都能負擔的豪華。

 


南方都市報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