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與楊權細說當年——廿一年後再談《鼓手》


 

 2005-04-01

 

張國榮說:「我終於拍了一部『對』的戲」

 

1983年,楊權在《鼓手》上映前接受「電影雙周刊」訪問,訪問的標題是「快樂的職業導演」,因他視導演為他的終身職業,從沒有知識份子的包袱,只是不斷努力工作,所以他活得快樂。

 

眼前的楊導演已經退休十多年,是一個頭髮斑白的老人家。他表示拍了過百部電影,很多瑣碎事已無法記得。他與張國榮合作過後,已沒怎樣聯絡,反而他的兒女與張國榮比較熟,偶爾碰上,張也會拜託兒女問候他。張國榮給他的印象很好,亦很尊重他。回想起《鼓手》片中多位演員都已不在人世,令他感慨良多。

 

  

難得的乾淨電影

 

   

當年電影監管放鬆,為了迎合市場,小本電影少不免有暴力色情的內容,楊權坦承他也曾拍過不少三級電影,這部《鼓手》算得上是少數。原來當時的投資人不為賺錢,任由他拍任何題材。適逢他剛拍完學生片《IQ爆棚》,於是便選拍一部以音樂為主題的青春片。豈料電影拍成了,老板看過後卻投訴內容「太乾淨」,老人家哈哈大笑「那當然啦,之前那些片都是替人家『做生意』的呀!」

 

因為這部片「太乾淨」,相對說商業性便弱了,所以在香港上映時,除了獲得一些文化機構支持外,票房不是太理想。後來此片賣埠到台灣及中國內地,最終還是賺了錢。尤其在內地,一共售出二百多個拷貝,成績很好,內地有很多觀眾都看過這部電影,相信這正是由於此片題材健康勵志。

 

至於劇本方面,《鼓手》開拍前已有完整劇本,但他曾作大幅度修改,楊權表示,不是原來的劇本不好,只是不合他心意而已。他說片中有一角色是他後來才加進去的,那便是張國榮經常在電梯內遇上的俏麗女郎,她很喜歡張國榮,約他去看戲,但他卻沒什麼表示,過後便後悔,頻打自己的「笨頭」,楊權表示這段戲是他的個人感受。

 

 

張國榮用早了兩年

 

雖然說張國榮已拍了一部《烈火青春》,但總括來說,當年他參演的青春片還是以奸角、配角、不討好的角色為多。楊權立志拍的「乾淨片」,為何會找張國榮做男主角。他說最初是另一位拍檔周聰向他推薦張,他對張頗有印象,便同意選用,他們都覺得這位年青人很有前途,有機會上位。楊權坦言起用張國榮還有另一主因,就是他的歌藝不錯,而這部以音樂為題的電影正需要這樣的歌手演員。當年張尚未走紅,未有賣埠能力,但優勢卻是片酬較低。當年有行家對楊權說,他早了兩年起用張國榮,如果遲兩年,局面便大大不同了。

 

他強調張國榮是「很不錯的年輕人」,所以他很有誠意用張國榮,希望捧紅他。而他亦很喜歡找新人拍戲,他認為捧新人,一定要讓他們當主角。至於女主角方面,他曾在黃杏秀和周秀蘭兩人中作考慮,後來他選了周秀蘭,原因是之前與她合作過《IQ爆棚》,覺得她演戲很用心。

 

《鼓手》結果沒叫張國榮紅起來,但有一些事卻令楊權印象深刻。他尤記得張國榮當年在電台說了一句:「我終於拍了一部『對』的戲了。」而他亦留意到張國榮在多次演唱會中選唱《默默向上游》,問他可知原因,他說可能張國榮當年曾拍過一些不大滿意的戲,而《鼓手》終於可讓他演繹到一個完全正面的角色。

 

 

音樂鼓技費心思 

 

論及張國榮在此片的演技,楊權覺得他演出很平實,演出比早期的《青春鼓王》林沖要好得多。片中那些打鼓的鏡頭全是他親自上陣,沒有用替身。至於尾場的演奏會,用激光在牆壁上投射了一組鼓的圖案,楊權說《鼓手》是第一部採用激光效果的電影,這場戲在一所伊斯蘭學校內拍攝,安排頗費心思,單是運送器材便很麻煩。

 

音樂在片中佔了重要的原素,而電影的許多成本都是花在音樂上。歌曲方面,楊權特別邀請顧家輝負責全片的主題曲及插曲,填詞方面則由鄭國江老師負責。錄音時,他更棄用常用的電子音樂,而用真樂器演奏,一共花了十二天時間才完成所有音樂部份,成本亦因此加重。

 

《鼓手》三首歌曲《我要逆風去》、《人生的鼓手》和 《默默向上游》最後收錄在張國榮在華星唱片發行的第二張專輯《風繼續吹》之中。眾所周知,張國榮憑一曲《風繼續吹》開始為大眾注目,但大家可能不知原來張國榮的伯樂陳淑芬,當年與楊權相熟,正是在拍攝《鼓手》期間,陳淑芬請楊權介紹張國榮給她認識。後來張加入了華星,從此一帆風順,老人家笑說,張國榮走紅,他也有功勞呢!

 


張國榮的電影世界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