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評《鼓手》


 

 

文:石琪

 

華人的外貌,通常不像洋人那麼易老,但本地導演似乎較難保持青春,上了四十歲,就難拍青春片,拍起普通時裝片也會格外失真。潮流日新月異,世代新陳代謝,在香港影視壇顯然來得特別快速。反觀外國,很多賣座青春片,創新潮流的時髦片,是由中年導演拍出,就連明星也特別「耐老」,精力特別充沛。  

 

潮流轉變太快,的確難以追趕,但每個世紀其實者都有共通的人性,每一代經歷的青春都有永恒的共鳴。無論頭髮長短、褲腳寬窄,一切都在循環而已。古老的羅蜜歐與茱麗葉故事,不斷改編,都轟動新一代。我們重看三十年代的《馬路天使》,仍會被當年的活潑青春所感動。西方描寫數十年前學生哥妹的懷舊青春片,更直接影響了七八十年代的新潮款式。可見舊樣可以翻新,古老可以變為時興。

 

香港不少老牌導演的問題,在於沒有拍出他親身經歷過的青春實感,只求迎合時代的款式,往往弄巧反拙,出現代溝。另一問題,是專業導演之片場和影圈拘束,遺忙了自己的青春體驗,又與外界現實有點脫節。  

 

楊權是時下中堅導演中較努力的一位,不斷希望適應時代,他前年的《IQ爆棚》描寫黑社會滲進學校,書院女做魚蛋妹,成為社會性問題青年片的先驅之一。他的新作《鼓手》則描寫青年人較積極的一面。

 

張國榮演的中學生,以打鼓為最大志願,整天苦練,吵得鄰居投訴,警察拉人,惹起很多煩惱。不過他的男女同學和老祖父都支持他,父親後來也諒解他,又獲老鼓手指導,使他在受挫折後振作,終於比賽勝利。  

 

此片要求大家了解青年人,同時鼓吹老中青三代打破隔膜。楊權的旨意可嘉,但成績只是麻麻,問題正如前述――過份企圖迎合新世代,卻缺乏真實的青春感。  

 

其實在白鴿籠似的香港住宅大廈,由天光到天黑都在打鼓,的確神憎鬼厭,但本片認為值得鼓勵,而把投訴者弄成醜人。這樣對青年拍馬屁,未免拍得過籠了。  

 

另一方面,男主角的父親是個編劇,楊權通過他的口,指責新派影人只求喙頭,不問情理,則又把新一代醜化了。筆者並不覺得舊時的香港片特別注童情理,其實這部《鼓手》亦無甚情理可言,相當牽強胡鬧,例如大拍小孩射尿,精神病院瘋子打鼓,就很離譜。對青年生活的描寫很公式,不外乎野火會和拍拖而已。張國榮苦求菲律賓老鼓手授藝,他答應了,觀眾以為可以看到「練功絕技」,但影片完全沒有拍到傳授情景。而且由頭到尾只見張國榮練鼓,不見他練歌,那知最後比賽,他卻主要靠唱歌得勝。

 

《鼓手》仍是部「做戲咁做」的電影,幸而局部鏡頭拍出打鼓式節奏感,鼓樂亦能提神醒腦,全片不算沉悶,不過故事相當單調空洞,一味打鼓,連愛情戲也缺乏發展,不及日本同類片《飛車歌舞三人組》那樣有戲劇性,也不及楊權舊作《IQ爆棚》那樣有社會新聞性。此片最大特色是沒有色情暴力,希望拍成健康的青春片,如今的成績雖然不湯不水,但這種嘗試是值得繼續努力的。當然,最要緊的是,必須影片本身有精力神采,有真情實趣,去吸引觀眾,而非討好觀眾。

 

1983-03-00

 


中外影畫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