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張國榮 傳奇背後


 

 1999-03-18

 

上次和張國榮做訪問,是在《九星報喜》的拍攝現場,還記得,那次與Leslie談到《給戴妃的信》;現在,卻換來《星月童話》。一年了,這轉變是突然,還是自然?

 

先說說《星月童話》,是甚麼吸引你拍這齣戲?

 

   

這套戲是港日合作,我想看看它如何運作。結果一如所料:有日本人投資的話,便會對你的project很多限制。這有好有不好,好的,是有外來的錢,令香港影圈多些人有餐飯食;不好的,是香港電影人的原創性被剝削。日本人做事,什麼也一板一眼,什麼也要black and white……即是說,不識「執生」。整個production也有很多限制,例如配樂也是分開的:日本的版本是他們配的,香港則由我們配,這點令李仁港好嬲……起初,我以為電影是沒有語言隔膜的,卻原來有。

 

這次經驗會否成為你去荷里發展的陰影?

 

我覺得荷里活和日本,其實一樣。Even你看《The Corruptor》,你看見周潤發……其實我已覺張家振好叻,insist了很多東西給發仔做,但,你看見整個模式是很Hollywood大美國主義的,他們總看不到中國人的優良傳統,看到的總是唐人街、黑社會、叫雞……中國女人個個也是雞。所以,我不喜歡去Hollywood。

 

 

其實很早已有人叫我拍荷里活片,但我卻不要做黑社會、忍者、打功夫……我覺得美國人even連中國人和日本人也分不出,永遠覺得香港的海港要有大眼雞,女人要穿長衫……但現在,我還有offer,好像于仁泰上次回來也和我傾,這個possibility大點,因將會於澳洲拍,講racial問題……我始終對Hollywood有點拒抗,但你問有否機會合作?可能性有,因香港的影業已死,不是萎縮,it's dead。That's why現在這麼多日本、美國資金,例如寰亞也有很多美國資金;但這不是好的現象,正如我剛才說,人們的say很大。《星月童話》如不是有日本資金是拍不成的,如不是常盤貴子恨同張國榮做戲,是不會有張國榮的。我覺得這是影圈的悲哀,如香港影業是蓬勃的,香港真是亞洲的Hollywood,那別人是來跪你拍戲;如香港有足夠資金,那要用外國錢?在現實社會中,Cash is King。但作為一個演員,我會否趕絕自己後路話唔拍?我不會。

 

 

你既說香港電影已死,那你自己那部戲又如何開?

 

這是第一部張國榮的電影,多我唔知,但現在一定有人仆來做investor的。而且我這二十年建立了很多friendship,這行始終是俾面派對。我打電話給一些專業的朋友,台前幕後也有,他們聽見我話開戲,個個也說:好,我來做。這使我很振奮。作為一個新導演,我沒有什麼東西給人看,在《金枝玉葉2》拍了一段,《色情男女》也拍了一段;but it doesn't mean anything。但可能是大家多年相識,他們相信張國榮是會做到一點東西出來的。

 

Confirm了那些班底? 

 

其實每個category也有幾個choices,但還未決定……這是我第一部戲,我一定要找一些好專業、好幫到我的人去make my dream come true……主要的角色也會用專業演員,已confirm的有莫文蔚、葉德嫻。

 

那麼編劇呢? 

 

阿寬(陳慶嘉)。其實故事是我想的,他再替我polish。我想自己會擅長拍一些love story,但非一定是男女間的愛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但未必是一齣drama,因故事會很天馬行空,可能是幾個故事組成一起,或是一個大故事中有一些細故事。

 

有否外國資金參與? 

       

這個我不抗拒,只要不干涉我的創作。博報堂(《星月童話》的日本投資者)也說要invest這部戲,我說歡迎,但丁點也不可改我的東西,也不能加入任何日本明星…..譬如王家衛拍戲,需不需要如此?一定要加個常盤貴子?竹野內豐?這裡我強調,我並非說常盤貴子不好,我覺得以她做第一齣電影來說,是加分添,而且我們是好朋友;但,我這個人是,好朋友還好朋友,做還做。所以,《星月童話》的經驗教精了我,如果日後簽約,所有的final cut,不論攝影、音樂,也要我say yes,第一部戲如此,到最後一部也是,it will always be a film by Leslie Cheung,這是我拍戲的ego。

 

幾時開鏡?製作費多少? 

 

希望七月,製作費千五萬以下。這部戲一定不會「寒酸」,是grand scale的,沒什麼大場面,都是一個家庭中會發生的東西,但因加入很多imagination古今的元素,所以會花點錢在佈景上。

 

是否已計劃慢慢由幕前轉到幕後工作了? 

 

又不是,我現在還有幕前的offer。其實香港片現在好「陰公」,盜版真是趕絕了一批新演員……他們不同我那輩,永遠有個埠價;現在盜版一出,電影一仆,投資者便會想:嘩!你班新演員,一百萬便落畫,我不投資了。我不希望你永遠看的也是「雙周一成張國榮」,影圈也需要一些新面孔……我點一個名:李燦森,不錯的,他代表了某個階層;但如盜版繼續如此,他可能亦無發展機會,永遠只能拍一些Iow-budget的戲。

 

那麼,於幕前你會做到八十歲嗎?

 

這又不是我的type。譬如要我做某某的uncle,然後再做人老豆……除非是很好的劇本,但仍要講得過我。我反而有點興趣,是好像Audrey Hepburn般,將自己收埋一段很長的時間,二十年後,再出來拍戲,而人們仍覺她很正的;又或者Sean Connery,跳到一個很型很特別的stage……但香港始終無這類人,你話那個演員可做一些老的角色,又型又正,而又孭到飛?沒有。香港始終不同荷里活,人們的市場夠大,不同的觀眾可容納不同類型的演員;在香港,看戲的來來去去也頂多是五十萬人左右吧,而孭飛的一定是二、三十歲……或者你會問我做導演是否驚這些,我可以說不是,其實我很早已想做導演,只不過覺現在是時候……我一向做事也不太跟trend,你話我走另類,那又未必,因可能有日我會嚇嚇你拍部好commercial的戲,同王晶媲美(笑)……我希望能做到很varied的,不想自己只能拍一個style的戲。

 

還有甚麼角色想做?

 

沒有,只想做導演,這是我想做的角色。我覺得如果真是玩第九藝術,便一定要另類點,做自己從未做過的東西。

 

你於幕前總是演些有型、不羈、魅力四射的角色,想不想做類似《秋天的童話》「船頭尺」的角色?

 

船頭尺in a way也很有吸引力,只不過發仔用了他那種「躝癱」的方式去做,《秋天的童話》始終是浪漫小品。我想,這可能是過往與我合作的編劇或導演的問題,總覺張國榮做躝癱不好看……其實我也有做過躝癱,《錦繡前程》的角色不是嗎?(但你的造型仍是很靚仔)那麼,你看看《黐頭芒》吧,內中的角色較為「人」;才剛剛拍完,改了名叫《流星語》,於暑假上映。

 

現在對獎項的看法如何?

 

緊要架,我也要向影評人落吓毒:你們總覺張國榮已攞了很多獎,所以就是他有什麼戲做得好,也覺不用給他,而給新人;但我覺這是不對的……其實藝人無論年資長短,也希望時不時有些鼓勵。所以如果真的覺得我做得好,至少要給我一個提名,不要說我已到了什麼level,好像我今天頒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有人會認為捧了我上神枱,但事實上,我也希望下年最佳男主角是我。

 

覺不覺自己是香港演藝界的legend

 

這個我不會答的,是否legend不是自己講的。好核突嘅,話自己靚已經好「核突」,還說:I'm a legend?!

 

那你認為怎樣才叫legend

 

死了才算legend吧,James Dean、Marilyn Monroe、李小龍……雖然有人叫做 “Living Legend”,但係都係唔好啦(笑)……

 

 


電影雙周刊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