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翁靜晶專欄:心結


 

 2005-05-20

 

(水晶球專欄)

 

八五年,張國榮首次舉行個人演唱會,其中有一晚,陳百強是捧場嘉賓,更獲前者之邀上台合唱《鼓舞》,亦即《喝采》之主題曲。這一回,經已正式走紅的張國榮,才是舞台上的「第一男主角」,開始從高峰「回落」的陳,再搶不走他的風頭。

 

在芸芸的歌曲中,張偏偏每晚都選唱《鼓舞》,箇中的底蘊,正是一個未解的心結。相對於陳百強和鍾保羅,張國榮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對於如此的鋪排,他亦坦白將心底話公開。這番話,在他心中委實也憋得太久,好像是歷久殘留於體內的「毒素」,找到了爆發的機會,就盡情地排洩出來。

 

曾經在《喝采》所遭受的待遇,張國榮始終未能釋懷,每一晚唱這歌,他總以半開玩笑的口吻,將陳百強比喻作粵語片中專門扮演東宮娘娘的余麗珍,而將他自比為戲中飾演西宮的李香琴。眾所周知,演忠角的余麗珍是主,演奸角的李香琴是副,無論奸角如何地努力,也只不過是襯托著忠角的綠葉,永遠不能超越主角的地位,永遠吃力不討好。數來數去,「東西宮」的對壘,也只乃是《喝采》與《失業生》的兩回,雖是只此兩役,當中張所付出的與他收入的,完全不成正比,因此也成了心中一根拔不掉的刺。

 

直說心中話,本勇氣可嘉,無奈當年的傳媒,竟將之批評為心胸狹窄,大做文章,指張存心詛咒陳快學似余麗珍般,退休歸隱,而他自己則如李香琴般,可以歷久常春。其實,有關的「東西宮論」,純粹為了營造輕鬆幽默氣氛,爽直的張,看不出有任何欠妥。這方面,卻早有「高人」提示,言論易招口舌,要予以刪除。張卻認為,台詞論只屬自嘲,並無絲毫貶人之意,堅持要保留。沒想到,結果真的因此遭到輿論壓力。

 

至於張國榮會是怎樣的一個「西宮」,那又得回想到八零年。



香港經濟日報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