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     

藝人退的藝術 張國榮追求私人空間


 

2013-05-29

 

 

文:查小欣(翠袖乾坤專欄)

 

在娛樂圈,退得最聰明的是譚詠麟,他是最早一個宣布不領取任何音樂頒獎禮的獎項,原因是要「讓獎」給其他歌手,給他們「出頭」機會。他在獲獎無數後退出頒獎禮,不會被指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才發悔氣不領獎,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遲早會有落敗的一天,到時才宣布退賽,便是不服氣,輸打贏要。

 

在最風光一刻退出頒獎台的譚詠麟,沒壞自己名聲,又可為自己減去爭獎的巨大壓力,更為自己添上大將之風,而關鍵是他不是宣布退休或是封咪退出歌壇,就像碧咸一樣,他只是退役,不當球員,他可以做一切與足球有關的業務,例如做領隊、做親善大使,下個月他就要到上海去做中超親善大使。譚詠麟的情況大同小異,不上頒獎台,但他沒離開娛樂圈,他繼續出新歌、做演唱會,沒有獎項的壓力,令他在歌壇遊走得更自在。

 

梅艷芳當年也曾因一時之氣於一九九0年宣布退出樂壇,引起哄動,當時梅艷芳的確選了一個最適合退的時機,可是她四年後又宣布復出,梅粉當然欣喜,梅艷芳卻要承受出爾反爾後的狠批,更引證「不可輕易言休」的道理。

 

張國榮為了追求更多私人空間,在事業頂峰時宣布退出樂壇而不是娛樂圈,因此他退出來未夠一年復出拍戲,無人會挑剔他,後來順其自然的主唱電影主題曲,再發片,外界反而更期待,就因他聽從陳淑芬勸告,留下轉圜餘地。

 

林青霞和鍾楚紅在事業如日方中時宣布退出嫁人,到今天大家所期待她們復出拍戲,她們則只做代言人、出席商演而不拍電影,做「玩票式」藝人,既可選擇性享受前呼後擁,又無競爭的壓力,也是「退」的藝術。

 


文匯報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