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Next→




香港流行文化的力量《亞洲周刊》

 

文:胡恩威
 
 
張國榮去世令香港雪上加霜。非典型肺炎危機是天災,但張國榮的突然去世對香港人的心理打擊,比天災還要嚴重。張國榮二十六年的演藝生涯是一個香港傳奇,他是香港最後一個老倌,現在的香港娛樂事業,已經很難容納像張國榮這種重視個人尊嚴和追求完美的藝術工作者了。他的去世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由他去世所引發的一些現象十分值得我們分析,對香港目前的困局也帶來一些啟發。
 
 
其中一個現象是:張國榮去世成為華人社會的一件大事,受到兩岸三地的傳媒高度重視,儼然成為一次「國家事件」。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香港的流行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強大滲透力,香港流行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中國內地傳媒的張國榮特輯資料詳盡,文章分析深入,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這說明香港流行文化的影響,而這種影響,足以令香港發展成為一個中國流行文化的工業中心。
 
 
香港政府和商界一直以來都低估了香港流行文化工業的發展潛力,現在投資媒體、電影、流行音樂等流行文化工業的人當中,不少是一些短線投機者又或者有著「社團」背景。香港流行文化工業需要更多「正派」和具視野的投資者,令這個工業走向多元化、走向一條正路。流行文化是一個社會的靈魂,影響著社會每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如果我們希望未來出現更多張國榮式的人才,我們就需要一個珍惜人才和尊重人的流行文化工業。而以香港的經驗、人才和財力,是有足夠能力成為中國和國際的傳媒流行文化工業中心。
 
 
 
傳媒出奇地有節制
 
另外一個現象是:香港傳媒在張國榮去世事件中的表現,出奇地有節制。這可能是因為群眾對張國榮是出於真正的喜愛,而不是把他當成一種娛樂消費品,大家對他的去世,是真真正正的感到悲痛,是出自內心對他的愛。在電視上,也看見很多記者一邊哭一邊在報道,他們都收起以前那種輕佻的嘴臉。
 
 
這是一個奇蹟,說明香港傳媒仍然有著一種對人的尊重。香港流行文化工業近年最大的危機正來自對人的不尊重、對人才的不重視,而且會演戲的演員越來越少,會唱歌的歌星越來越少,過分重視包裝和宣傳攻勢,傳媒報紙雜誌都是一樣,走火入魔,只要八卦,不要思考。  
 
還有一個現象是:紀念張國榮的活動反映了香港人的力量。張國榮歌迷在文華酒店的追悼燭光晚會,低調、冷靜,參與的「張迷」十分自律,是一種高雅的追思,也是香港人的一種冷靜但充滿情感的情懷。而整個張國榮喪禮的組織和安排,亦完全是一個經典,示範了一次高貴和令人真正感動的紀念儀式。
 
 
 
喪禮顯示組織能力
 
 
能夠在短短幾天之內把這個喪禮組織起來,說明了背後組織者的強大組織能力。由靈堂的布置、儀式的安排、悼念的演詞及「張迷」有秩有序的悼念,以至火化儀式都十分得體,沒有過分的煽情,完全符合張國榮的品質,高貴、認真和要有尊嚴。
 
 
 
張國榮之死為香港走出目前因局帶來啟發:
香港流行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力強大;香港傳媒仍然有一種對人的尊重;
紀念活動也顯示人盡其才、齊心合力的力量。
 
 
整個喪禮可以說是香港演藝界精英的結晶品,從施南生和陳淑芬的領導和組織、張叔平的美藝、林夕的文字及各方面的配合中,看見了大家一心一意要認真地把這件事情做好,分工合作,人盡其才,齊心合力。這是目前香港最需要的。
 
 
香港現在的困局來自香港人自己,來自香港政府沒有懂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喚起香港這種做事之心其實並不困難,尤其是現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家都期望把環境和現狀改變得更好。  
 
 
但香港政府似乎不太會找對的人做對的事,也不太了解香港人的心理。例如對於張國榮去世,香港政府一點表示也沒有,好像與香港無關。事實上,張國榮二十六年的演藝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他的成功,除了天份的因素,還有很多堅持和努力。同性戀為他帶來的社會壓力、娛樂圈的現實與白眼,他都一一經歷過,然後才能成功,他的成功過程是香港人需要認識和了解的。  
 
 
現在香港人大都只會要求其他人而不會要求自己,覺得責任不在自己身上。知道責任才會學習才會成長,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就是不想學習不想成長。
 
 
 
死亡引發重新思考
 
 
很多人都覺得張國榮去世是負面多於正面,令人更加悲觀。我不太同意,因為張的死亡令很多人重新啟動思考,思考關於人生問題、生存的意義,以及愛情的價值。老套一點來說,人誰無死?誰也避不開死亡,重要的是活得有意思。張國榮的去世若能令大家反思自身的處境而思求變,並且珍惜生命,珍惜愛情和身邊的一切,他的去世就變得有意義了。這是活著的人的使命和責任。
 
 
胡恩威──在香港和倫敦修讀建築,香港牛棚書院創辦人,《E+E》雜誌編輯,香港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成員,從事舞台導演、多媒體藝術、空間設計和文化建築評論。
 
 
亞洲周刊
 

下一篇Next→

LeslieCheungCyberworld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